【行业深度】洞察2024:中国钣金加工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占有率(附市场集中度、企业竞争力等)
我国钣金加工按照企业性质分为国外企业和国内企业。以株式会社AMADA控股集团、德国通快集团、美德国威图公司为代表;国内企业以为主要代表,多集中于长江三角洲地区。
钣金加工行业自产生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,行业集中度在逐步的提升,形成了部分规模较大的专业的钣金制造服务商,如东山精密、、新朋实业等,各代表性企业业务布局如下:
从企业集中度来看,尽管我国已形成了部分规模较大的专业的钣金制造服务商,但总的来看,我国钣金加工行业市场集中度仍然较低,大多数企业产能规模均较小。从区域集中度来看,我国钣金加工行业区域集中度较高,区域CR8超过90%,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。
我国钣金加工行业的主要企业有江苏通润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上海新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。其中,东山精密、新朋实业等企业成立较早,注册资本较大且2023年营收表现较好,在国内钣金加工公司中,竞争实力较强。
由于技术和加工设施的不同,小规模的钣金加工公司竞争力明显较弱,规模化企业(如东山精密)则处于优势地位。从长远来看,随着钣金加工行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,国外有名的公司不断进入国内市场,挤占市场占有率,未来业内的竞争将逐步趋于激烈化。
注:横轴表示成立时间,纵轴表示注册资本,气泡大小表示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情况。
从五力竞争模型角度分析,行业现有小规模公司数较多,现有企业的竞争较激烈;在上游议价方面,上游主要为钢、铜、铝等原材料生产企业,市场之间的竞争较为充分、价格较为透明,上游议价能力平平;从市场需求主体集中度和产品同质化方面综合看来,钣金加工行业下游消费者议价能力较强;在潜在进入者方面,尽管我国钣金加工行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因此导致竞争加剧,但由于该行业还存在着较高的利润,吸引资本进入该行业,行业存在一定的潜在进入者威胁;替代品方面,威胁大多数来源于数控、全自动化产品对传统手工、半自动化产品的替代,但行业整体的替代品威胁较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