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十万飞机零件无一次品 大国工匠35年坚守蓝天梦
原标题:数十万飞机零件无一次品 大国工匠35年坚守蓝天梦
核准、划线,锯掉多余的部分,拿起气动钻头依线点导孔,握着锉刀将零件的锐边倒圆、去毛刺、打光……他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,和着空气中漂浮的铝屑凝结在头发、脸上、工服上……
作为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级钳工技师,胡双钱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,整整35年。35个春夏岁月里,他加工过数十万的飞机零件,但从没再次出现过一个次品。
在C919首架数百万个零部件的大飞机上,有80%是我国第一次设计生产的,钳工胡双钱打磨着大飞机上的一个个精密零件,所有工作都靠手工完成的胡双钱像一个有些过时的“老古董”,他的抽屉里装满了和他同一个年代的老式工具。
在靠近东海滩边的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里,胡双钱和他的钳工班组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,他们打磨、钻孔、抛光着,对重要零件作着细微调整。这些大飞机需要的零件只能手工完成,原因主要在于,大飞机零件加工的精度,要求达到十分之一毫米的技术要求。
因为长期接触漆色、铝屑等,胡双钱的手已经有些发青,只显粗糙。但就是这双每天重复着同一个动作的手,将手工制造出来的零件被安装在近千架飞机上,飞往世界各地,圆着他的蓝天梦。
“只要中国制造的大飞机翱翔在蓝天,我愿一生做个工匠。”胡双钱仰望着蓝天这样说。
工匠,是有工艺专长的人。工匠的特质是不断地雕琢自己的产品,不断地改善自己的工艺,制造的产品通过双手的升华,塑造着“工匠精神”。胡双钱35年如一日的“工匠精神”,追求着完美和极致,35年无次品,是最好的注释。
1960年7月,胡双钱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。在做工人的父母眼里,“技术”就是一门“手艺”,一门能够谋生的手艺。父母希望他能学会一门手艺,掌握一项可以安身立命的技术。在父母的教诲下,成为一名技术工人的梦想,早早地在胡双钱心里扎下了根。
与一些人相比,胡双钱是幸运的。1977年,中断了10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,中国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的春天。那一年,胡双钱刚好中学毕业,他如愿进入了5703厂技工学校,也就是上海飞机制造厂技校。
更幸运地是,在技校学习期间,胡双钱跟着老师参与了运10飞机零部件的加工生产,这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机会。好学的他十分珍惜这次机会,虚心向师傅请教,苦练技能,从不轻易放过每一个问题。从此,他也与飞机结下了深深的缘份。
由于飞机的零件加工都是一些精度要求高、技术难度大的精细活,他从中学到了许多技巧和方法。经过理论学习和技术钻研,胡双钱很快就能独立操作了。
35年里他加工过数十万的飞机零件,没再次出现过一个次品。图片来自:上海文明网
20岁那年,上海航空工业(集团)有限公司组织技术大赛,年轻的胡双钱积极报名参赛,在赛场上一鸣惊人,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。后来,凡是遇上技术比赛,胡双钱就踊跃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,因为他想通过这一平台不断学习、不断钻研、逐步的提升。就如胡双钱所说,精湛的技术是靠长期的积累磨练出来的。
胡双钱读书时,技校老师是位修军机的老师傅,经验比较丰富、作风严谨。“学飞机制造技术是次位,学做人是首位。干活,要凭良心。”这句话对他影响颇深。
一次,胡双钱按流程给一架在修理的大型飞机拧螺丝、上保险、安装外部零部件。“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喜欢‘放电影’,想想今天做了什么,有没做好。”那天回想工作,胡双钱对“上保险”这一环节感到怎么也不踏实。保险对螺丝起固定作用,确保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会因震动过大导致螺丝松动。思前想后,胡双钱不踏实,凌晨3点,他又骑着自行车赶到单位,拆去层层外部零部件,保险醒目出现,一颗悬着的心落了下来。
从此,每做完一步,他都会定睛看几秒再进入下道工序,“再忙也不缺这几秒,质量最重要!”
2.为了飞机梦 他艰难时期拒绝高薪选择坚守胡双钱从小就很喜欢飞机,他经常跑到大场机场看飞机,直到飞机从头顶上呼啸而过。此时,他常常暗暗发誓:“一定要当一名航空技术工人,造出世界一流的飞机。”
从技校毕业后,胡双钱被分配到5703厂飞机维修车间,每天可以近距离地接触飞机,他别提有多兴奋了。刚到飞机维修小组,他每天的活多半是跑工具间,来回取送不同的工具。虽然这工作简单而枯燥,但胡双钱没有不乐意,而是认真地做好每件事。他认为,要掌握好技术,就得从学会准确分辨和了解工具开始。一段时间后,他对工具的用处了如指掌。
实习期满后,胡双钱来到了数控车间钳工组。在车间里,他从不挑活,什么活都干,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急件、难件,他的技术能力也在慢慢积累和提高。在此期间,他见证了中国人在民用航空领域的第一次尝试——运10首飞。这成为他一生中最骄傲的事情之一。
他常暗暗发誓,一定要当一名航空技术工人,造出世界一流的飞机。图片来自:上海文明网
然而,喜悦还没散去,运10由于多种原因最终下马。一时间,胡双钱很有些失落,没飞机产品干了,内心有说不出的难过,但却只能默默地放在心里。
运10下马后,原本聚集了一大批航空人才的上海飞机制造厂渐渐冷清下来。说起这段经历,胡双钱有些哽咽。当时,因为没活可干,不少技术人员离开了工厂,到外企、私企就职,这支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队伍渐渐散了。
当时,工厂门口停满了一些前来招聘技术员工的企业专车,胡双钱也收到了邀请,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甚至为他开出了3倍工资的高薪,但他拒绝了。在周围一些人的不解中,胡双钱留了下来,选择了坚守。
要生存,先把泪擦干。胡双钱相信,坚持是一种力量,是人生不断前行的动力。运10下马后,工厂只能承接一些民品。就是民品,也能练技术!那一段时间,他做过电风扇、大客车座椅等民品零部件的加工制造。胡双钱自豪地说,用造飞机的技术生产出的电风扇、绞肉机等民品,质量特别好,深受老百姓欢迎。
1985年4月,美国麦克唐纳·道格拉斯公司和上海飞机制造厂签署了生产25架MD82飞机的合同,又能接触飞机了,胡双钱看到了希望,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。
谈及那段艰难的岁月,胡双钱感慨道,只有不断坚持,不断地进步,不断拼搏,不断超越,才能让我们的人生道路更加宽阔,才能让我们的生命之花更加美丽、绚烂。
从2003年参与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后,胡双钱对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。他深知ARJ21是民用飞机,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待和梦想,又是“首创”,风险和要求都高了很多。胡双钱让自己的“质量弦”绷得更紧了。不管是多么简单的加工,他都会在干活前认真核校图纸,操作时小心谨慎,加工完多次检查,“慢一点、稳一点,精一点、准一点。”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质量的执着追求,胡双钱在ARJ21新支线飞机零件制造中大胆进行工艺技术攻关创新。
型号生产中的突发情况时有发生,加班加点对胡双钱来说是“家常便饭”。“哪行哪业不加班?”他总说,“为了让中国人自己的新支线飞机早日安全飞行在蓝天,我义不容辞。”
一次临近下班,车间接到生产调度的紧急任务,要求连夜完成两个ARJ21新支线飞机特制件任务,次日凌晨就要在装配车间现场使用。
他下班没有回家,也没有让大家失望,次日凌晨3点钟,这批急件任务终于完成,并一次提交合格。
2008年5月11日,中国商飞公司在黄浦江畔成立,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再次被点燃。胡双钱意识到:实现自身梦想的时候也到了。
胡双钱又忙了起来。为了让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民机早日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,他常常一周有六天要到位于浦东新区的数控机加工车间里,打磨、钻孔、抛光……继续书写着无差错的记录。
在他加工的零部件中,最大的将近5米,最小的比曲别针还小。有一次,在加工某定位圈时,由于零件的直径小,零件定位直口的孔径更小,而孔径深度尺寸又较长,孔径的公差要求高,通常加工完孔径的内圆尺寸后,内径没有办法进行打表测量,也没有专用量具。胡双钱反复琢磨,找出了一种测量内壁尺寸的方法:用块规加上标准的圆柱销进行辅助测量,通过一次次打表测量,直到符合图纸的加工要求。最终,他圆满地完成了任务。
胡双钱不仅要按工作规划加工形状各异的零部件,有时还要临时“救急”。一次,厂里急需一个特殊零件,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时间,为了不耽误工期,只能用钛合金毛坯在现场临时加工。
这个零件的精度要求是0.24毫米,不到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二分之一。这样的零件本来要靠先进的数控车床来完成,但当时厂里没有匹配的设备,胡双钱艺高人胆大,硬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,用了一个多小时,打出36个孔。当这场“金属雕花”结束后,零件一次性通过检验。
胡双钱还承担着青年员工的培养工作。在他眼里,自己一人好不算好,一个团队好才是真的好。在这个不停地改进革新的时代,胡双钱有了更深层的思考:怎么样才可以培育“工匠精神”?只有把团队中的所有成员有效地组织起来,把技术传授给年轻人,使大家团结在一起,才能发挥出团队的无穷力量,具有中国特色的“工匠精神”才能传承。
这么多年来,胡双钱带出的徒弟很多。他说:“企业文化需要传承,技术也同样需要传承。技术是自己的,更是企业的,企业造就了我们,为我们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,为我们展示技能创造了机会。我会丝毫没有保留地把我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,想让他们早日成为车间的顶梁柱。”
而这位有着一手精湛技艺的“大国工匠”,仅有的一张全家福还是2006年照的。一年多前,胡双钱一家从住了十几年的30平方米老房子搬了出来,贷款买了位于上海宝山区的70平方米的新家。作为一个一线工人,胡双钱一家最大的财富就是一摞摞的奖状证书。
回望走过的路,胡双钱感慨地说:“勤奋刻苦为我赢得尊严,技艺精湛让我收获荣誉,我为自己是一名航空工匠而感到自豪。”
(本网根据《胡双钱》、《胡双钱:“大国工匠”的蓝天梦》、《“大国工匠”胡双钱 35年无悔的坚守》、《创业亟需“工匠精神”》等稿件综合整理,感谢上海文明网提供素材。)
“工匠精神”是一种努力将99%提高到99.99%的极致精神。哪怕再小的细节,也要全神贯注,全力以赴。胡双钱,一个简单而又不简单的“大国工匠”。35年,加工数十万个飞机零件,从没出现过一个次品,这令太多人震惊。要做好一件事,不难;要做好一天的工作,也不难。但是,要在35年间,不出差错,做好每一件事,却是难上加难。人生道理归纳起来很简单,但是,要真正领会并身体力行,却很艰难很可贵。“大国工匠”胡双钱为蓝天梦甚而为中国梦诠释了最敬业的“工匠精神”,是我们各行各业学习的榜样。